TOURIST SPOT・EXPERIENCE
所在地:徳島県三好市池田町州津蔵谷1006
这座寺院有1,000多年的历史。据说弘法大师于天长5年(828年)在真言宗别格本山接受金比罗神的神谕,修建七堂迦蓝,并亲自刻制神像,作为主佛像开基修建了这座寺院
所在地:徳島県三好市池田町白地ノロウチ763
这是四国第66号灵地。传说是由弘法大师开基修建的。延历8年(790年),弘法大师16岁时登上此山,修建了堂宇。 后奉嵯峨天皇的诏敕,再次留锡此灵地,刻制了千手观音菩萨像,安置了主佛像。 该寺院在阿赞预的关口海拔1,000米,是四国寺院中最高的。
所在地:徳島県三好市池田町マチ2465-1
池田的旧街道保留着古老的风貌,这里是交通要道,曾经是烟草的聚集地,不知为什么令人觉得冷清,使人陷入沉思。这里有幕府末期至明治时期的烟草制造业者的住宅,被用作烟草历史资料馆。虽然已经过了100多年,但仍能令人想象出当时的繁荣景象。每个季节院子中都会盛开美丽的鲜花。
所在地:徳島県三好市井川町井内東2375
地福寺藏品。 在寿永3年(1180年)的源平交战中,平教盛的次男国盛在屋岛之战中战败。次男国盛崇奉幼帝安德天皇,朝祖谷方向逃去。据说次男国盛一行36人曾住在井内屋的地福寺,后来留下这面二流的红旗出发了。祖谷阿佐氏家族有一面二流的红旗与这面红旗丝毫不差,据说地福寺的这面军旗是昭和时代发现的。 有人认为,如果旁边展示的源氏的白旗是南北朝时代的东西,那么这面红旗也是那个时代的东西,总之都是源平交战时的东西。这两面军旗是古时战争的象征,现在作为和平的象征展示在这里
所在地:徳島県三好市池田町西山岡田382-3
洞草台地上有长家门,建于230年前,站在台地上,可以俯瞰三好市的街道和吉野川。 这里有一座建筑,白色墙壁,房顶用茅草苫制而成,东西长22米,进深4米零50公分,里面有批发店、值班室、管家室、卧室和马圈等,结构壮观,显示了藩制时代的村官强大的实力。
所在地:徳島県三好市三野町加茂野宮1796
泷寺是大约1200年前(大同年间,公历806年~810年)由弘法大师(空海)开设的寺院。该寺中供奉着“圣观音雕像”,该雕像用木头雕刻而成,被指定为国家珍贵文化遗产。该雕像是藤原时代的独木雕像,保留着古时的风格—身体部分较矮较胖,颈部较短,头发部分较大,有的部位有棱有角。每年正月29日举办一次庙会,庙会上有开龛仪式,可以拜谒观音菩萨安详的面容。此外,泷寺还因有三好长庆的墓地而闻名。三好长庆是小笠原长青的子孙,曾为阿波的统治奠定了基础。
所在地:徳島県三好市三野町芝生822
1465年前后,三好氏的祖先义长,在位于县道12号线北面较高的河岸斜坡一带,修筑了此城,别称「殿屋」。虽然没有建筑遗迹,但立有一说明介绍牌。
所在地:徳島県三好市池田町サラダ1661
大西城由于德川幕府一国一城制的实施而被拆毁,为维护领地内的治安和保护国境安全,德川幕府选出了池田勇士,马宫氏就是其中之一,而武家门就是作为马宫氏邸宅的门而被修建的。
所在地:徳島県三好市三野町太刀野1909−1
地壳中央构造线指的是一个地壳大断层,它将日本西南地区的地质分为大陆部分和太平洋部分。 该大断层从九州的八代市起,经四国的松山、池田、三野和鸣门,纵贯纪伊半岛,从伊势湾沿天龙川到达诹访湖,再延伸至关东山地,长度超过1,000公里。 现在在吉野川北岸河畔、道之站“三野”的停车场下方可以看到。
所在地:徳島県三好市三野町芝生
山本新太夫老人出生于距今约200年前的芝生村,曾担任村长的助手,协助村长平尾集兵卫处理村中的事务。 文化3年,吉野川北岸一带遭遇严重的旱灾,农民不堪忍受苛捐杂税和饥荒,纷纷逃到赞岐。山本新太夫老人与村长商量修建水渠,经村长同意后,立下军令状,并按上血手印,表示如果不能成功修建水渠,愿剖腹谢罪,并获得了负责修建水渠的藩属士的允许。他克服重重困难,于2年后完成了修建水渠的工程。 然而,修建好的水渠却被年年泛滥的土沙填埋了。正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,他从九州矿工的话中受到启发,想到可以开凿隧道修建水渠。老人以与财产交换为条件获得允许,并开始在山中挖掘隧道。在付出巨大的牺牲和战胜无数的困难后,于文政10年秋末终于建成了268.5米长的水渠。 这条水渠的建成,使加茂野宫村、势力村和芝生村这三个村子有了水,以薯类为主食的贫困村成了富裕的米粮仓。
所在地:徳島県三好市池田町ウヱノ2903−1
“踏着深春落花的灰尘,攀登诹访山道而来。” 1937年吉井勇来到三好市池田町,在诹访公园游玩时创作了和歌。这个和歌碑就是以吉井勇创作的和歌为内容而建造的。
所在地:徳島県三好市池田町サラダ 阿波池田バスターミナル
“烟丝池田是原产,自古阿波是正宗。雨情” 这个碑的内容是1936年野口雨情访问三好市池田町时创作的,完整的作品叫做《池田小曲》,由十五节构成。 其中的第十节在阿波池田巴士终点站(原烟草工厂)旁边立了碑。
所在地:徳島県三好市池田町白地本名76−2
“旅途中就寝,悠然见枕头。二十六日于白地村” 1941年,因放浪记而闻名的女作家林芙美子在三好市池田町白地的旅馆下榻。在此期间,她以该旅馆为背景创作了两篇小说。 这个碑是以林芙美子在旅馆下榻期间创作的和歌为内容而修建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