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URIST SPOT・EXPERIENCE
所在地:徳島県三好市池田町州津蔵谷1006
真言宗別格本山。 相傳空海(弘法大師)於天長5年(西元828年)受金比羅寺的神明御託,興建七堂伽藍,並親自刻製神像作為本尊開山。是一座有超過一千年歴史有顯赫由來的寺廟。 在寺內多處可以看到保存狀態十分良好的精緻木雕裝飾,十分具有歷史與美學價値。
所在地:徳島県三好市池田町白地ノロウチ763
四國的88個靈場中的第66個,是當中海拔最高的寺廟(911公尺)。傳說在延暦8年(西元789年)弘法大師空海16歲的時候,被這座深幽的靈山所感動而在這裡建造了堂宇。後奉嵯峨天皇的詔敕,再次留錫此靈地,刻製了千手觀音菩薩像,安置了主佛像。該寺也以「四國高野」之名為人所知,位於德島縣與香川縣的交界處。寺內有許多楓樹,秋天時眾多的紅葉與寺廟相映成趣,十分壯觀,是賞楓景點之一。
所在地:【阿波池田卯建之家菸草資料館】
徳島県三好市池田町マチ2465-1
【池田老街】 以往曾經是交通要衝的池田老街區,曾做為菸草等產品的集散地而相當繁華,如今在這條街道上仍留有不少舊時代的古建築,令人不禁懷想起以往的風景。 老街中有象徵繁榮的防火牆、獨具匠心的古老民宅,還有釀造香醇美味的地產酒的老字號酒廠。【阿波池田卯建之家菸草資料館】 在江戶幕府末期到明治時期繁榮一時的菸草製造業者的舊居,如今改為菸草歷史資料館而保留原貌。儘管經過百年以上的歲月,此建築仍能令人想像當時的繁榮狀況。屋子內除了展示各種菸草時代的器具與資料之外,屋內的雅致中庭可以看到四季不同的美麗花朵。*「卯建」(うたつ)是建在兩棟相連屋子的二樓牆壁之間的防火牆,原本是實用性質,後來越有錢的家所建的卯建越繁複費工,使卯建成為呈現古典工藝與財力的象徵之一。
所在地:徳島県三好市井川町岡野前64
電話:0883-78-4311
此資料館展示著往昔菸草絲產品的菸盒與菸草製造歷史關聯文物,還有再現往昔生活狀態的古民家內部,以前的用品等。
所在地:徳島県三好市井川町井内東2375
在壽永3年(西元1180年)的源平大戰中,平教盛的次男國盛在屋島之戰中戰敗,帶著所崇奉的幼帝安德天皇往祖谷逃去。一行36人在井內屋的地福寺住了一晚,留下兩面紅旗之後再度出發。祖谷的阿佐氏家中有與這尺寸一樣的兩面紅旗,但地福寺的紅旗是在昭和時代發現的。有人認為,如果旁邊展示的源氏的白旗是南北朝時代的東西,那麼這面紅旗也是那個時代的東西。不過無論如何,這些旗幟都出自源平大戰。原本是古代戰爭象徴的這兩面軍旗,現在作為和平的象徴在此展示。
所在地:徳島県三好市池田町西山岡田382-3
在可以俯瞰三好市區和吉野川的洞草台地上,有一座在約230年前建造的長屋門。 這座門東西寬22公尺,深4公尺半,屋頂鋪著茅草,牆壁是全白色。裡面有商家管理人,看守人,僕人等的房間,臥房,馬房等,可以看到顯示著籓制時代村的統治者所握有強大力量的內部構造。
所在地:徳島県三好市三野町加茂野宮1796
瀧寺是大約1200年前(大同年間,西元806年~810年)由弘法大師(空海)所開設的寺廟。 寺中供奉用木頭雕刻而成的「聖觀音像」,被指定為國家珍貴文化遺產。該雕像是藤原時代的獨木雕像,保留著古代的風格—身體部分較矮較胖,頸部較短,頭髮部分較大,有的部位有棱有角。 瀧寺於每年1月29日舉辦一次廟會,廟會上有開龕儀式,人們可以拜謁觀音菩薩安詳的面容。(其他時間雕像基本不開放参観) 此外,瀧寺還因擁有三好長慶之墓而聞名。三好長慶是小笠原長青的子孫,曾經為阿波的統治奠定了基礎。
所在地:徳島県三好市池田町シンヤマ3582
從JR阿波池田車站走路約20分鐘可到達的八幡神社,主要祭拜的神明是「品陀和氣命」神。原本的大祭日是10月13日,後來改為10月的第二個禮拜天,以方便舉辦。大祭時有神轎出巡等儀式。其他的祭典還有1月的「百射手祭」,4月的春祭,11月的新嘗祭,12月的大祓等。 主要的祭神「品陀和氣命」也寫作「譽田別命」。此外,「八幡神」「ヤワタノカミ」「ハチマンシン」等神明是武家的神,特別是弓矢之神而被尊崇,這據說也是「百射手祭」的由來。 進入社內的入口除了從新山道路,還有自古以來從池南集落古道上來的階梯。兩邊有狛犬,右手邊有手水舍,左手邊有「百度石」,此外也有鳥居和石燈籠,是土地形狀左右細長的神社。
所在地:徳島県三好市池田町ウエノ2790
從JR阿波池田車站走路15分鐘可到達的丸山神社,主要祭拜的神明是「速須佐之男神」。 原本的大祭日是10月7日,後來改為體育之日前或後的周末舉行。有神車和神轎出巡等儀式。社內還祭祀著祈求疾病痊癒的牛雕像(撫摸牛身祈求痊癒)。一直到2019年為止,在7月份的夏祭時都會施放煙火。 主要的祭神「速須佐之男神」也寫作「建速須佐之男命」,「須佐之男命」,「素戔男尊」等。在神道與佛教融合的說法中也被稱為「牛頭天皇」。 神社的入口稍微有點複雜,在道路右側的鳥居前方右側有手水舍,之後左右有狛犬,其右有石製水盤與鳥居。再往前進後左右有石燈籠,左手邊有康申塔與地神塔,正前方是正殿。
所在地:徳島県三好市池田町ウエノ2907-3
主祭神是「建御名方神」,例行祭典是在10月18日,但近年改為4月的第一個禮拜天舉行,10月是舉行神轎出巡,除夕夜則舉行除夕夜祭。 神社的由來是,13世紀時擔任阿波國守護的小笠原氏,從自己出生的信濃國的諏訪大社請來分靈,在此作為大西池田城的守護神來祭祀。 根據《古事記》記載,主神「建御名方神」是「大國主神」之子,在護國之戰中和「武甕槌神」比力氣但敗北,結果逃往信濃的諏訪湖,保證不再踏出該國一步而留下一命。在神社的對面有靠近學園通側的鳥居,從書院橋出來的階梯與千五百河原側的階梯交會處還有另一個鳥居。右手邊有「百度石」,左手邊有淨手缽,社內西側還有數座紀念碑。秋天楓葉季節是賞楓景點之一。
所在地:徳島県三好市池田町ハヤシ1264
從JR阿波池田車站走路約15分鐘可到達的杉尾神社,境內有一棵高大的銀杏樹,秋天時整棵樹的葉子都變成金黃色,與楓葉的紅色相映成趣。主要的祭神「事代主神」,其實是七福神之一的「惠比壽」神。根據《古事記》記載,面對要求把國土讓渡的高天原國來的使者,事代主神代替父親大國主神定下讓渡的誓約。此外祂也被視為神意的傳達者,亦被稱為「八重事代主神」。大祭日是10月17日,此外還有元旦祭,夏祭,新嘗祭與大祓。大祭的時候有神轎出巡。登上正式入口的階梯後右手邊是手水舍、百度石及鳥居,左手邊是神社歷史說明牌。再往內走的右方有三座境內社(其他神社的分社)。
所在地:徳島県三好市池田町マチ2287
從JR阿波池田車站走路約10分鐘可到達的醫家神社位於閑靜的住宅區,主要的祭神是「大國主神」和「少彥名神」。其中「少彥名神」又被稱做「少名昆古那神」,是醫藥之神。在神話傳說中是體型嬌小的神,跟大國主神合作建立國家之後,回到常世國(不老不死之國)。大祭日是10月17日。祭日前夕開始就有神轎出巡和小兒遊行。每月的1日是「月次祭」,此外還有元旦祭,夏祭,除夕夜則舉行除夜祭。社內有五座境內社(其他神社的分社),在南側階梯入口的鳥居左手邊有手水舍,右邊有百度石,境內的西側有五角形的地神塔。
所在地:徳島県三好市三野町芝生822
1465年前後,三好氏的祖先義長在位於如今的縣道12号線北面較高的河岸斜坡一帯修築了此城。別稱「殿屋」。雖然沒有建築遺跡,但立有一説明介紹牌。
所在地:徳島県三好市池田町サラダ1661
由於德川幕府實施一國一城制,大西城被拆毀,為維護領地內的治安和保護國境安全,德川幕府選出了池田勇士,馬宮氏就是其中之一,而武家門就是因作為馬宮氏宅邸的門而被修建的。
所在地:徳島県三好市三野町太刀野1909−1
地殼中央構造線指的是一個地殼大斷層,這個大斷層將日本西南地區的地質分為大陸部分和太平洋部分。該大斷層從九州的八代市開始,經由四國的松山、池田、三野和鳴門,縱貫紀伊半島,從伊勢灣沿天龍川到達諏訪湖,延伸至關東山地,長度超過1,000公里。現在在吉野川北岸河畔、道の駅三野(三野休息站)的停車場下方可以看到。
所在地:徳島県三好市三野町芝生
建造水渠的主要人物山本新太夫老人出生於距今約200年前的芝生村,曾擔任村長的助手,與村長平尾集兵衛一起處理村中事務,相當活躍。文化3年,吉野川北岸一帶遭遇嚴重旱災,農夫們不堪忍受重稅和飢荒紛紛逃走。山本與村長商量後決定向藩陳情建造水渠以改善状況,他立下陳情書並按上血手印,表示如果建造失敗就要剖腹謝罪,総算得到統治藩屬的許可。他克服重重困難,於2年後完成了建造水渠的工程。然而,建造好的水渠卻被年年氾濫的土沙填埋,無法発揮機能。正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,他從九州礦工的話中得到靈感,想到開鑿隧道式水渠的方法。 山本賭上全部財產獲得開工許可,開始在山中挖掘隧道。在付出巨大的犧牲和戰勝無數的困難後,於文政10年秋末完成長達268.5公尺的水渠隧道。拜這條水渠之賜,加茂野宮村、勢力村和芝生村這三個村子得以有充足用水,原本以薯類為主食的貧困村成了富裕的米穀產地。
所在地:徳島県三好市池田町ウヱノ2903−1
「踏著深春落花之塵,登上諏訪山道來此」1937年吉井勇來到三好市池田町,在諏訪公園遊玩時創作了這首和歌。 這座歌碑就是以吉井勇創作的和歌為內容而建造的。
所在地:徳島県三好市池田町サラダ 阿波池田バスターミナル
「菸絲池田是原產,自古阿波是正宗。 雨情」這段歌碑是1936年野口雨情訪問三好市池田町時所創作。 完整的作品名為「池田小曲」,由十五節構成,此為其中的第十節。 這座歌碑建在阿波池田巴士終點站旁(附近為原菸草工廠)。
所在地:徳島県三好市池田町白地本名76−2
「旅途中就寢,悠然見枕頭。 二十六日於白地村」1941年,因放浪記而聞名的女作家林芙美子在三好市池田町白地的旅館下榻。 在此期間,她以該旅館為背景,創作了兩篇小說。 這個碑是以林芙美子在旅館下榻期間創作的和歌為內容而修建的。